媒体报道
政府强力推动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鹏展翅
发布时间:2019-01-05 浏览次数:54
政府强力推动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鹏展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7.02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风险、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组织策划了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与会嘉宾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共同探讨国际金融危机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为产业界坚定信心,应对危机,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日前,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贸促会、辽宁省政府主办,大连市政府和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大连市举行。在此次大会的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上,相关部委领导和地方政府官员阐述了中国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探讨全球软件业的发展趋势,解析软件技术和市场应用的最新进展。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论坛传出的声音将成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业界增强信心、探讨发展转机、寻求增长商机的重要参考依据。
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软化趋势,软件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服务业迅速兴起,成为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增长点之一。” 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依赖度低、污染排放低和产业渗透力强的特点,是当今发展速度最快、*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传统产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渗透,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必将在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劳动就业、减少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仅发达国家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巩固其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后发国家也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赶超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正在酝酿新一轮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这些计划不约而同地带有明显的绿色经济的印记。美国政府提出绿色新政计划,日本政府出台主打绿色牌的经济发展战略,韩国政府提出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取向,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
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认为,软件产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经济的核心是消除过度消耗资源和有害排放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对立,形成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前提下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软件产业可以通过IT技术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改造,减少消耗、降低排放、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软件产业本身的发展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可以实现低物质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绿色增长。特别是一些教育机构比较集中的城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和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解决我国当前高耗能产业产能过剩以及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用更多的可再生的人力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增加经济增长中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大连的实践表明,软件产业是一个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产业。经过10年发展,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的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已成为国际*的软件园区,软件企业达到800多家,其中国外公司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43家。去年软件产值达306亿元,出口额达10亿美元,均增长30%以上;今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1-5月软件销售收入仍然增长25.9%,出口增长25.5%。这充分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软件产业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政府强力推动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形势下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重要领域。为此,国家对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大力发展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社会密集型劳动岗位,带动就业。
杜占元表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既面临各种挑战,也面临巨大的机遇,特别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科技部将采取五项措施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一是抓住机遇,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科技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快应用服务模式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拓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软件领域的自主创新。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更多人认识到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软件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快速而持久地发展。科技部将密切关注软件技术的前沿方向,按照产业发展的新要求调整相关部署,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开展相关前沿技术、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大对自主创新软件产品的应用推广力度。大力推动优秀的软件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并通过产业联盟、产业基地等手段构建和完善产业链,促进软件生产企业与软件使用单位更好的对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进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支持软件服务外包业发展。今后将继续大力推动中国软件出口工程实施,加强品牌建设,建设国内软件外包国际孵化器和国外外包项目的中转站,认定和支持一批技术先进的服务外包企业,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从项目开发商向软件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从软件服务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提升。
五是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优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建立面向行业应用的服务平台,启动以IT人才培养基地为核心的软件人才体系建设行动,支持建立软件产业战略支持联盟,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夏德仁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大连市将把软件产业当作实现绿色发展的引擎,推进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打造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目标。大连要全面实施软件产业三年振兴计划,营造国内*质的软件产业发展环境,继续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人才工程以及进一步加强IT产业信息体系建设等。
把握危机下的机遇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带动世界经济从一个周期的衰落走向下一周期的繁荣,从金融工业化阶段的世界发展史看,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同时酝酿着一次新的技术创新浪潮,从而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形成一批新兴产业。最明显的例子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低迷时,以网络和IT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让世界经济走出滞胀进入繁荣。
夏德仁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只有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才能真正使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要依靠科学技术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经济繁荣。
在经济形势严峻、外部需求萎缩的环境下,虽然我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坚实的软件和服务业基础、日益成熟的科研和教育系统以及国家对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各项政策支持。然而,随着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持续加深,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化,我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表示,在看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面对各项挑战的同时,也要发现其面临的机遇。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软件出口企业通过资本并购推进国际化发展带来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部分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优质资产缩水,这给实力较强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引进国外优质资产、先进技术带来难得的机遇。
其次,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软件企业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带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使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软件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阻力,这为我国软件出口企业提供了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契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软件出口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受融资困难、人才流失等不良影响相对较小,并初步具备抵御风险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软件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供了机遇。此次危机虽然使一部分缺少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出口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但也让中国企业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为我国软件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供了契机和动力。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型和高端研发型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显现。
第四,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引进高端人才提供了机遇。长期以来,复合型、实用型高端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软件企业纷纷裁员,这为我国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政府强力推动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大鹏展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7.02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以“风险、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组织策划了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与会嘉宾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共同探讨国际金融危机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为产业界坚定信心,应对危机,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日前,由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贸促会、辽宁省政府主办,大连市政府和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在大连市举行。在此次大会的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上,相关部委领导和地方政府官员阐述了中国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探讨全球软件业的发展趋势,解析软件技术和市场应用的最新进展。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论坛传出的声音将成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业界增强信心、探讨发展转机、寻求增长商机的重要参考依据。
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软化趋势,软件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服务业迅速兴起,成为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增长点之一。” 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依赖度低、污染排放低和产业渗透力强的特点,是当今发展速度最快、*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传统产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渗透,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必将在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劳动就业、减少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仅发达国家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巩固其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后发国家也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赶超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正在酝酿新一轮产业变革,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这些计划不约而同地带有明显的绿色经济的印记。美国政府提出绿色新政计划,日本政府出台主打绿色牌的经济发展战略,韩国政府提出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取向,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
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认为,软件产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经济的核心是消除过度消耗资源和有害排放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对立,形成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前提下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软件产业可以通过IT技术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改造,减少消耗、降低排放、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软件产业本身的发展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可以实现低物质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绿色增长。特别是一些教育机构比较集中的城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和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解决我国当前高耗能产业产能过剩以及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用更多的可再生的人力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增加经济增长中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大连的实践表明,软件产业是一个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产业。经过10年发展,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的大连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已成为国际*的软件园区,软件企业达到800多家,其中国外公司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43家。去年软件产值达306亿元,出口额达10亿美元,均增长30%以上;今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1-5月软件销售收入仍然增长25.9%,出口增长25.5%。这充分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软件产业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政府强力推动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形势下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重要领域。为此,国家对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大力发展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社会密集型劳动岗位,带动就业。
杜占元表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既面临各种挑战,也面临巨大的机遇,特别是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科技部将采取五项措施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一是抓住机遇,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科技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快应用服务模式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拓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软件领域的自主创新。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更多人认识到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软件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快速而持久地发展。科技部将密切关注软件技术的前沿方向,按照产业发展的新要求调整相关部署,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开展相关前沿技术、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大对自主创新软件产品的应用推广力度。大力推动优秀的软件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并通过产业联盟、产业基地等手段构建和完善产业链,促进软件生产企业与软件使用单位更好的对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进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支持软件服务外包业发展。今后将继续大力推动中国软件出口工程实施,加强品牌建设,建设国内软件外包国际孵化器和国外外包项目的中转站,认定和支持一批技术先进的服务外包企业,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从项目开发商向软件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从软件服务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提升。
五是进一步推进机制创新,优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建立面向行业应用的服务平台,启动以IT人才培养基地为核心的软件人才体系建设行动,支持建立软件产业战略支持联盟,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夏德仁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大连市将把软件产业当作实现绿色发展的引擎,推进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打造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目标。大连要全面实施软件产业三年振兴计划,营造国内*质的软件产业发展环境,继续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人才工程以及进一步加强IT产业信息体系建设等。
把握危机下的机遇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带动世界经济从一个周期的衰落走向下一周期的繁荣,从金融工业化阶段的世界发展史看,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同时酝酿着一次新的技术创新浪潮,从而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形成一批新兴产业。最明显的例子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低迷时,以网络和IT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让世界经济走出滞胀进入繁荣。
夏德仁表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只有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才能真正使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要依靠科学技术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经济繁荣。
在经济形势严峻、外部需求萎缩的环境下,虽然我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坚实的软件和服务业基础、日益成熟的科研和教育系统以及国家对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的各项政策支持。然而,随着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持续加深,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深化,我国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表示,在看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面对各项挑战的同时,也要发现其面临的机遇。首先,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软件出口企业通过资本并购推进国际化发展带来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部分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优质资产缩水,这给实力较强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引进国外优质资产、先进技术带来难得的机遇。
其次,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软件企业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带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使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软件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阻力,这为我国软件出口企业提供了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契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软件出口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受融资困难、人才流失等不良影响相对较小,并初步具备抵御风险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第三,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软件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供了机遇。此次危机虽然使一部分缺少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出口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但也让中国企业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为我国软件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供了契机和动力。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型和高端研发型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显现。
第四,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引进高端人才提供了机遇。长期以来,复合型、实用型高端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软件企业纷纷裁员,这为我国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