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国际金融危机下美国IT巨头的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19-01-05 浏览次数:56
国际金融危机下美国IT巨头的创新之路
作者:[ 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美国金融业一直是IT采购大户,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直接导致了IT支出预算严重紧缩。短期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体现在IT企业销售量下降、股价下跌、大规模裁员、并购甚至倒闭等连锁反应上,中长期则会影响到IT业的发展环境。目前,IBM、惠普和思科等为金融领域提供软硬件的IT业巨头已经感受到明显的压力。
4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46届年会上宣布了在科学研究、创新等方面的新计划和投资,巩固与提升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美国从危机中复苏。强调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无疑是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主旨。
当全世界都在为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头痛不已的时候,美国的IT巨头们却丝毫没有松懈,正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英特尔:坚持创新投入
在过去的40年里,英特尔经历了好几次经济低谷。英特尔总结出一个经验:在经济低谷的时候,往往更需要创新,更需要思考。英特尔的定位非常清楚,在低谷的时候要加大投入,为未来而投资。
在英特尔前CEO(首席执行官)贝瑞特眼中,战胜危机的唯一策略就是创新。3月3日贝瑞特发表演讲时说:“投资新创意和新发明,不仅能够刺激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提升生产力,促进新能源和更智能的能源消耗方式的产生,改善医疗保健,并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好处。”
Google:从移动互联中找机会
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Google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很多企业越来越缩紧腰带省钱时,Google想到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寻找机会。比如做广告,在传统媒体上做,成本比较高;而在互联网上做,成本较低,且更直接。广告主发现,当经费削减时,钱要花在有效率的地方。比如搜索项目的广告非但没有削减,反而在增长。未来Google有两个重要投入项目:一个是移动项目,另一个是地图搜索项目。
微软:资源受限创新更有效
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今年3月表示,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缩减研发预算,今年用于研发领域的投资将继续扩大,超过90亿美元。鲍尔默同时还将现在的微软同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做类比,虽然美国无线电公司是传统广播无线电领域的*,但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仍然保持了高额的研发预算,对电视等新兴的技术领域进行研究,使其在战后经济复苏后获得了*的技术领先优势。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往往把国际金融危机看成一次机会,反而在创新方面有更多的专注和投入。为应对危机,微软加大投入的领域包括云计算平台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环保、农村等方面的信息化等。
IBM:创新不止
IBM的创新重点主要在于服务器、存储、网络和解决方案领域。首先,同其他IT企业不同的是,IBM更注重将创新的先进技术和传统行业相结合。其次,IBM将创新技术运用到一些偏公益性质的事业上,如医疗和环保领域。IBM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相关机构的运行效率,而在废水处理分析上使用云计算技术。最后,IBM在创新研发方面注重新兴市场和科研机构,对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创新有不少投入。
国际金融危机下美国IT巨头的创新之路
作者:[ 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美国金融业一直是IT采购大户,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直接导致了IT支出预算严重紧缩。短期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体现在IT企业销售量下降、股价下跌、大规模裁员、并购甚至倒闭等连锁反应上,中长期则会影响到IT业的发展环境。目前,IBM、惠普和思科等为金融领域提供软硬件的IT业巨头已经感受到明显的压力。
4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46届年会上宣布了在科学研究、创新等方面的新计划和投资,巩固与提升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美国从危机中复苏。强调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无疑是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主旨。
当全世界都在为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头痛不已的时候,美国的IT巨头们却丝毫没有松懈,正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英特尔:坚持创新投入
在过去的40年里,英特尔经历了好几次经济低谷。英特尔总结出一个经验:在经济低谷的时候,往往更需要创新,更需要思考。英特尔的定位非常清楚,在低谷的时候要加大投入,为未来而投资。
在英特尔前CEO(首席执行官)贝瑞特眼中,战胜危机的唯一策略就是创新。3月3日贝瑞特发表演讲时说:“投资新创意和新发明,不仅能够刺激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提升生产力,促进新能源和更智能的能源消耗方式的产生,改善医疗保健,并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好处。”
Google:从移动互联中找机会
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Google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当很多企业越来越缩紧腰带省钱时,Google想到的是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寻找机会。比如做广告,在传统媒体上做,成本比较高;而在互联网上做,成本较低,且更直接。广告主发现,当经费削减时,钱要花在有效率的地方。比如搜索项目的广告非但没有削减,反而在增长。未来Google有两个重要投入项目:一个是移动项目,另一个是地图搜索项目。
微软:资源受限创新更有效
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今年3月表示,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缩减研发预算,今年用于研发领域的投资将继续扩大,超过90亿美元。鲍尔默同时还将现在的微软同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无线电公司做类比,虽然美国无线电公司是传统广播无线电领域的*,但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仍然保持了高额的研发预算,对电视等新兴的技术领域进行研究,使其在战后经济复苏后获得了*的技术领先优势。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往往把国际金融危机看成一次机会,反而在创新方面有更多的专注和投入。为应对危机,微软加大投入的领域包括云计算平台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环保、农村等方面的信息化等。
IBM:创新不止
IBM的创新重点主要在于服务器、存储、网络和解决方案领域。首先,同其他IT企业不同的是,IBM更注重将创新的先进技术和传统行业相结合。其次,IBM将创新技术运用到一些偏公益性质的事业上,如医疗和环保领域。IBM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相关机构的运行效率,而在废水处理分析上使用云计算技术。最后,IBM在创新研发方面注重新兴市场和科研机构,对在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创新有不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