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互联网+”助力农村“三资”管理
发布时间:2019-01-07 浏览次数:60
近日从市农业局获悉,全市7个区县和58个镇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已全面建成并正常运作,基本实现了区(县)、镇(街)网络互联互通;至7月上旬,已有701宗标的纳入各级“三资”平台交易、金额2.7亿元,有效促进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防止各类腐败滋生,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记者近日在澄海区盐鸿镇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看到,约2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修葺一新,配套了竞标台、投影仪、LED屏幕、监控、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该镇镇委委员林闻声告诉记者,该镇坛头村养殖池经营权发包率先进入平台交易,面积690多亩,交易金额210万元,每亩租金3000多元,比周边村(居)价格高近30%,农民尝到了三资平台交易的甜头,下来村集体的鱼池、耕地、土地的承包权等都将进入平台交易。
据介绍,各区(县)、镇(街)在抓好平台交易场所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全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等软件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助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在做好清产核资、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逐步录入平台软件系统,初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数据登记、信息公开、产权交易、合同管理等功能。其中,南澳县各镇(管委会)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金平区、潮南区在辖区内较大村(居)还配套建设了“三资”管理服务站,逐步实现区、镇、村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深化农村改革的创新举措,各区(县)、镇(街)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了集体资产的交易立项、民主议事、审核批复、交易发布、监督管理等流程,为平台功能充分发挥提供制度支撑。共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应建的65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在今年6月底全面建成并正常运作。其中,潮阳区分别设置了资产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体建设工程交易中心、集体资金监管平台,濠江区增加了镇(街)平台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各区(县)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多层次举办政策制度解读和业务实操培训等活动,提高了镇、村干部对集体“三资”工作的管理能力。
目前,各平台有效实现“市监督指导、区(县)监管、镇(街)交易、村民参与”的运行模式。至7月上旬,纳入各级平台交易的标的共701宗,已交易的资产资源标的均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近日从市农业局获悉,全市7个区县和58个镇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已全面建成并正常运作,基本实现了区(县)、镇(街)网络互联互通;至7月上旬,已有701宗标的纳入各级“三资”平台交易、金额2.7亿元,有效促进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防止各类腐败滋生,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公开、公平、公正。
记者近日在澄海区盐鸿镇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看到,约2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修葺一新,配套了竞标台、投影仪、LED屏幕、监控、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该镇镇委委员林闻声告诉记者,该镇坛头村养殖池经营权发包率先进入平台交易,面积690多亩,交易金额210万元,每亩租金3000多元,比周边村(居)价格高近30%,农民尝到了三资平台交易的甜头,下来村集体的鱼池、耕地、土地的承包权等都将进入平台交易。
据介绍,各区(县)、镇(街)在抓好平台交易场所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全面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等软件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助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在做好清产核资、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逐步录入平台软件系统,初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数据登记、信息公开、产权交易、合同管理等功能。其中,南澳县各镇(管委会)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金平区、潮南区在辖区内较大村(居)还配套建设了“三资”管理服务站,逐步实现区、镇、村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深化农村改革的创新举措,各区(县)、镇(街)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了集体资产的交易立项、民主议事、审核批复、交易发布、监督管理等流程,为平台功能充分发挥提供制度支撑。共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应建的65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在今年6月底全面建成并正常运作。其中,潮阳区分别设置了资产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集体建设工程交易中心、集体资金监管平台,濠江区增加了镇(街)平台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各区(县)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多层次举办政策制度解读和业务实操培训等活动,提高了镇、村干部对集体“三资”工作的管理能力。
目前,各平台有效实现“市监督指导、区(县)监管、镇(街)交易、村民参与”的运行模式。至7月上旬,纳入各级平台交易的标的共701宗,已交易的资产资源标的均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