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浙江:两化深度融合 打造制造业新生态

发布时间:2019-01-04 浏览次数:72

浙江省政府日前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披露,到2018年年底,要实现制造业新生态基本形成。“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也是互联网大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吴君青表示。

 

  两化深度融合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为主线,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4~2016年全省培育了两化融合国家示范区26个,形成了一批示范标杆企业,全省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企业资源管理(ERP)、执行制造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普及率以及采购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率等处于全国领先,形成了运用工业互联网加强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的横向集成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端到端集成的趋势。已有48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认定。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8.15,列全国第二位。

 

  二是智能制造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量同比增长20.8%,重点制造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机联网率分别达到53.07%、31.68%,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浙江省在纺织服装、厨卫电器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报喜鸟、老板电器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卧龙电气、巨石集团等6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

 

  三是“机器换人”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达4.2万台,占全国的12%左右,居*位。机器人的大量应用拉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浙江省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水平全国领先。

 

  四是工业互联网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有10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为特色的制造新模式开始得到推广,全省重点培育了100家个性化定制示范试点企业,特别是鞋服行业、装备行业、装饰建材行业的个性化定制效益开始显现。

 

  五是融合支撑能力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浙江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602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在全国规模前十省市中居第二位。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已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92.2亿元,同比增长19.2%。此外,浙江省目前已培育信息工程公司20多家,为省内外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在行内有一定的影响。浙大中控、杭州和利时系统工程、浙江哲达科技、杭州集控科技等一批优秀信息工程公司专注于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在行内已有一定的影响,为行业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对于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障碍,吴君青表示,网络安全问题是制约两化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可能更关注虚拟网络的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工业系统的安全其实比虚拟网络的安全危害性更大,有很多人可能在这方面不一定有太多的关注,在实施过程当中没有把信息安全同步进行建设。前几年伊朗核电站遭受震网病毒攻击就是一例,震网病毒通过U盘带入工控系统之后,使离心机遭受破坏。这种网络安全的危害性,可能不需要人员到现场就能够破坏生产,特别是像核电站、化工厂等,也就是说,工控系统的安全可能引发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所以这是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当中需要关注、需要解决的问题。”吴君青强调。

 

  《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切实提升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制造企业按照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健全制造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建设重要数据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灾难备份系统。在制造企业推广自主可控的工业控制系统、国产密码、可信云服务等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信息采集汇总和分析通报机制,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另一方面,加快工业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重点支持系统仿真测试、云安全防护、评估验证等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进访问控制、追踪溯源、商业信息及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支持面向“云网端”基础类、网络与边界安全类、终端与数据安全类、安全管理类等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发展安全咨询及集成、安全运维管理、安全测评和认证、安全培训等信息安全服务业。


浙江省政府日前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披露,到2018年年底,要实现制造业新生态基本形成。“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也是互联网大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吴君青表示。

 

  两化深度融合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为主线,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4~2016年全省培育了两化融合国家示范区26个,形成了一批示范标杆企业,全省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企业资源管理(ERP)、执行制造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普及率以及采购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率等处于全国领先,形成了运用工业互联网加强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的横向集成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端到端集成的趋势。已有48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认定。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8.15,列全国第二位。

 

  二是智能制造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量同比增长20.8%,重点制造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机联网率分别达到53.07%、31.68%,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浙江省在纺织服装、厨卫电器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智能制造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报喜鸟、老板电器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卧龙电气、巨石集团等6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

 

  三是“机器换人”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达4.2万台,占全国的12%左右,居*位。机器人的大量应用拉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浙江省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水平全国领先。

 

  四是工业互联网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有100多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为特色的制造新模式开始得到推广,全省重点培育了100家个性化定制示范试点企业,特别是鞋服行业、装备行业、装饰建材行业的个性化定制效益开始显现。

 

  五是融合支撑能力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浙江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602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在全国规模前十省市中居第二位。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已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92.2亿元,同比增长19.2%。此外,浙江省目前已培育信息工程公司20多家,为省内外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在行内有一定的影响。浙大中控、杭州和利时系统工程、浙江哲达科技、杭州集控科技等一批优秀信息工程公司专注于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在行内已有一定的影响,为行业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对于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障碍,吴君青表示,网络安全问题是制约两化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可能更关注虚拟网络的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工业系统的安全其实比虚拟网络的安全危害性更大,有很多人可能在这方面不一定有太多的关注,在实施过程当中没有把信息安全同步进行建设。前几年伊朗核电站遭受震网病毒攻击就是一例,震网病毒通过U盘带入工控系统之后,使离心机遭受破坏。这种网络安全的危害性,可能不需要人员到现场就能够破坏生产,特别是像核电站、化工厂等,也就是说,工控系统的安全可能引发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所以这是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当中需要关注、需要解决的问题。”吴君青强调。

 

  《意见》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切实提升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制造企业按照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健全制造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建设重要数据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灾难备份系统。在制造企业推广自主可控的工业控制系统、国产密码、可信云服务等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信息采集汇总和分析通报机制,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另一方面,加快工业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重点支持系统仿真测试、云安全防护、评估验证等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进访问控制、追踪溯源、商业信息及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支持面向“云网端”基础类、网络与边界安全类、终端与数据安全类、安全管理类等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发展安全咨询及集成、安全运维管理、安全测评和认证、安全培训等信息安全服务业。


相关链接

wechat微信扫描关注

qqQQ扫描加好友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