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6年度全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19-01-05 浏览次数:59
2016年,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扩大贯标试点规模。2016年,我省新增*贯标试点企业79家、省级贯标试点企业308家,目前部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总数达765家(见附件1)。全省申报2017年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数量达600家。根据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跟踪服务系统(gltxgb.cspiii.com)中的进展情况,目前我省有410家试点企业已在平台上注册,占全国2034家的约1/5。其中,进入贯标启动阶段的企业有64家,进入现状调研及诊断阶段的企业有18家,进入体系分析策划阶段的企业有36家,进入文件编写及发布阶段的企业有34家,进入体系试运行阶段的企业有23家,进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阶段的企业有12家,另有67家企业已完成内部贯标处于最终评定阶段(见附件2)。从全省贯标跟踪情况来看,表现较好的地市有:广州(84家)、深圳(70家)、佛山(45家);有待提升的地市有:河源(5家)、肇庆(5家)、汕尾(2家)。
(二)持续推进贯标评定工作。2016年全省通过评定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新增通过评定的企业93家,通过国家评定的企业总数达118家,排名*,占全国598家的1/5。截至12月28日,已有19个地市共309家试点企业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平台(gltxpd.cspiii.com)上提交评定申请,其中251家企业属于初次评定,58家企业属于第一次监督审核。在初次评定的企业中,有74家企业处于受理评定申请阶段,26家企业进入第一阶段评审,4家企业已完成第一阶段评审进入第二阶段,12家企业处于合规性审查和复核阶段,118家企业已签发证书。在第一次监督审核的企业中,32家企业处于提交监督审核材料阶段,6家企业处于现场监督审核阶段,另外14家企业处于复核阶段。
(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2016年共安排2310万元为231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补助启动资金10万元。除对两化融合贯标直接补助外,已将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纳入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互联网+”试点评价指标,并予以优先支持。各地市积极出台配套资金扶持政策,设立市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按照1:1的资金配套比例对本市部省级试点企业、服务机构、通过国家评定的企业予以补助。广州市对通过评定的贯标试点企业每家补助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补助2万元;深圳市设立市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直接补贴两化融合贯标1480万元,对部省级试点企业及服务机构每家给予20万元经费补贴,通过评定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奖励5万元,管理的“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优先扶持贯标试点企业。佛山市2015年补助贯标试点企业资金共1692.73万元,其中直接补贴两化融合专项资金105万元。汕头市重点开展“十百千”工程,优先推荐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工业企业,列入试点的企业将获得100万元的市级财政资金补贴。中山市给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15万元补助,通过评定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奖励5万元;惠州市给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5万元财政补贴。
(四)率先成立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12月12日,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分联盟在广州成立。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党组副书记、巡视员邹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社出席大会并致辞。成立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整合广东乃至全国的产学研用资源,聚合各方优势,为政府、企业提供技术、标准、方案、产品、成果转化等专业化服务,提升广东两化融合质量水平。
(五)多渠道加强培训宣传。组织省内各地市经信部门、全国企业代表、贯标咨询服务机构等2000余人次参与委托广东工业大学举办的10期培训班、联合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举办的广东站专题培训,在全省开展政策宣贯,深入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内涵,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贯标咨询服务质量,有力推动了贯标深入开展。除省级培训外,各地市及贯标服务机构自主举办的培训场次达到232场,培训总人数达到1.5万。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市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有待加强。按照国家工信部工作部署,我省常态化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各地市依托广东省两化融合评估系统(gdpg.cspiii.com)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业参与诊断评估,按照年初发布的《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持续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的通知》,全省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工作进展良好,并超额完成任务。截至12月28日,全省已有7685家企业在系统上完成评估,超设定的5500家近40%,深圳、东莞两市甚至超过1000家,部分地市未按要求数量完成任务,韶关、揭阳两市有待加强(见附件3)。
(二)部分贯标试点企业暂无实际进展。我省贯标试点企业规模大,但部分试点企业未在贯标跟踪服务平台上体现出贯标进展。一方面企业可能尚未利用起平台,及时提交进展材料;另一方面企业可能尚未开展贯标或已终止贯标,2016年遴选的308家试点企业中有7家企业申请终止贯标,其中茂名的高州奇慧公司因涉税取消资格。
(三)部分服务机构咨询服务力量有待加强。我省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已达到27家,持证咨询服务人员数量少于3人的服务机构有9家,占总数的1/3,部分服务机构的咨询服务力量有待加强(见附件4)。服务机构仍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对于非珠地区的试点企业实施贯标有一定地域上的限制。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把贯标工作作为推动两化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贯标试点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有效地与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优化变革融为一体,在数据的核心驱动作用下,不断探索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新模式新业态,形成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可持续竞争发展优势,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成为引领广东省企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二)继续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完善刚成立的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组建专家队伍走进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全面剖析我省各地市及重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发展重点、价值成效、特征与模式。调动和激发对标企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加快形成市场化的信息化企业诊断咨询服务机制。鼓励企业依托平台常态化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找准两化融合发展重点方向及融合需求和路径。
(三)持续扩大贯标试点范围。继续加强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力度,组织各地市建立本地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库,将本地规模以上企业逐步纳入贯标试点范围,集中推动大企业、中小型企业申报省级贯标试点。2017年全省申报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数量达600家,已组织评审并遴选40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
(四)着力抓好贯标评定工作。明年将继续遴选我省部分贯标成效突出的重点试点企业参加国家评定,并组织每家企业按照国家评定要求进行对标检查,查找差距与薄弱环节,制定提升工作方案。集中省内优秀贯标服务机构,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再提升,力争明年通过贯标评定的试点企业达100家,总数超过200家。
(五)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和宣传推广。结合贯标评定结果,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以典型示范带动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联合重点行业协会、电视、报纸、网络媒体、中央企业、龙头企业,采取研讨交流、现场观摩、专家诊断、专业培训、展览展示、跟踪报道等多位一体的活动形式,在全省开展政策宣贯、探讨共性问题、交流成果经验、推广解决方案。推动5000家传统企业与500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牵手合作。
(六)抓好服务机构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贯标要求,规范贯标流程,推动建立服务机构评级制度,不断提升贯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贯标服务机构与试点企业签订服务协议,组织贯标评定机构开展贯标评定。对贯标服务机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师资力量弱、走形式、走过场、未能开展本质贯标的服务机构取消贯标服务资格。
2016年,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扩大贯标试点规模。2016年,我省新增*贯标试点企业79家、省级贯标试点企业308家,目前部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总数达765家(见附件1)。全省申报2017年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数量达600家。根据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跟踪服务系统(gltxgb.cspiii.com)中的进展情况,目前我省有410家试点企业已在平台上注册,占全国2034家的约1/5。其中,进入贯标启动阶段的企业有64家,进入现状调研及诊断阶段的企业有18家,进入体系分析策划阶段的企业有36家,进入文件编写及发布阶段的企业有34家,进入体系试运行阶段的企业有23家,进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阶段的企业有12家,另有67家企业已完成内部贯标处于最终评定阶段(见附件2)。从全省贯标跟踪情况来看,表现较好的地市有:广州(84家)、深圳(70家)、佛山(45家);有待提升的地市有:河源(5家)、肇庆(5家)、汕尾(2家)。
(二)持续推进贯标评定工作。2016年全省通过评定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新增通过评定的企业93家,通过国家评定的企业总数达118家,排名*,占全国598家的1/5。截至12月28日,已有19个地市共309家试点企业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平台(gltxpd.cspiii.com)上提交评定申请,其中251家企业属于初次评定,58家企业属于第一次监督审核。在初次评定的企业中,有74家企业处于受理评定申请阶段,26家企业进入第一阶段评审,4家企业已完成第一阶段评审进入第二阶段,12家企业处于合规性审查和复核阶段,118家企业已签发证书。在第一次监督审核的企业中,32家企业处于提交监督审核材料阶段,6家企业处于现场监督审核阶段,另外14家企业处于复核阶段。
(三)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2016年共安排2310万元为231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补助启动资金10万元。除对两化融合贯标直接补助外,已将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纳入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互联网+”试点评价指标,并予以优先支持。各地市积极出台配套资金扶持政策,设立市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按照1:1的资金配套比例对本市部省级试点企业、服务机构、通过国家评定的企业予以补助。广州市对通过评定的贯标试点企业每家补助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补助2万元;深圳市设立市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直接补贴两化融合贯标1480万元,对部省级试点企业及服务机构每家给予20万元经费补贴,通过评定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奖励5万元,管理的“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优先扶持贯标试点企业。佛山市2015年补助贯标试点企业资金共1692.73万元,其中直接补贴两化融合专项资金105万元。汕头市重点开展“十百千”工程,优先推荐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工业企业,列入试点的企业将获得100万元的市级财政资金补贴。中山市给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15万元补助,通过评定的企业每家奖励50万元,服务机构每通过一家奖励5万元;惠州市给予贯标试点企业每家5万元财政补贴。
(四)率先成立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12月12日,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分联盟在广州成立。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党组副书记、巡视员邹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新社出席大会并致辞。成立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整合广东乃至全国的产学研用资源,聚合各方优势,为政府、企业提供技术、标准、方案、产品、成果转化等专业化服务,提升广东两化融合质量水平。
(五)多渠道加强培训宣传。组织省内各地市经信部门、全国企业代表、贯标咨询服务机构等2000余人次参与委托广东工业大学举办的10期培训班、联合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举办的广东站专题培训,在全省开展政策宣贯,深入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内涵,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贯标咨询服务质量,有力推动了贯标深入开展。除省级培训外,各地市及贯标服务机构自主举办的培训场次达到232场,培训总人数达到1.5万。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市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有待加强。按照国家工信部工作部署,我省常态化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各地市依托广东省两化融合评估系统(gdpg.cspiii.com)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业参与诊断评估,按照年初发布的《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持续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的通知》,全省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工作进展良好,并超额完成任务。截至12月28日,全省已有7685家企业在系统上完成评估,超设定的5500家近40%,深圳、东莞两市甚至超过1000家,部分地市未按要求数量完成任务,韶关、揭阳两市有待加强(见附件3)。
(二)部分贯标试点企业暂无实际进展。我省贯标试点企业规模大,但部分试点企业未在贯标跟踪服务平台上体现出贯标进展。一方面企业可能尚未利用起平台,及时提交进展材料;另一方面企业可能尚未开展贯标或已终止贯标,2016年遴选的308家试点企业中有7家企业申请终止贯标,其中茂名的高州奇慧公司因涉税取消资格。
(三)部分服务机构咨询服务力量有待加强。我省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已达到27家,持证咨询服务人员数量少于3人的服务机构有9家,占总数的1/3,部分服务机构的咨询服务力量有待加强(见附件4)。服务机构仍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对于非珠地区的试点企业实施贯标有一定地域上的限制。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把贯标工作作为推动两化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贯标试点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有效地与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优化变革融为一体,在数据的核心驱动作用下,不断探索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新模式新业态,形成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可持续竞争发展优势,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成为引领广东省企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二)继续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与对标引导。完善刚成立的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组建专家队伍走进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全面剖析我省各地市及重点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发展重点、价值成效、特征与模式。调动和激发对标企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加快形成市场化的信息化企业诊断咨询服务机制。鼓励企业依托平台常态化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找准两化融合发展重点方向及融合需求和路径。
(三)持续扩大贯标试点范围。继续加强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力度,组织各地市建立本地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库,将本地规模以上企业逐步纳入贯标试点范围,集中推动大企业、中小型企业申报省级贯标试点。2017年全省申报省级贯标试点企业数量达600家,已组织评审并遴选40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
(四)着力抓好贯标评定工作。明年将继续遴选我省部分贯标成效突出的重点试点企业参加国家评定,并组织每家企业按照国家评定要求进行对标检查,查找差距与薄弱环节,制定提升工作方案。集中省内优秀贯标服务机构,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再提升,力争明年通过贯标评定的试点企业达100家,总数超过200家。
(五)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和宣传推广。结合贯标评定结果,分行业、分领域组织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以典型示范带动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依托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广东省分联盟,联合重点行业协会、电视、报纸、网络媒体、中央企业、龙头企业,采取研讨交流、现场观摩、专家诊断、专业培训、展览展示、跟踪报道等多位一体的活动形式,在全省开展政策宣贯、探讨共性问题、交流成果经验、推广解决方案。推动5000家传统企业与500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牵手合作。
(六)抓好服务机构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贯标要求,规范贯标流程,推动建立服务机构评级制度,不断提升贯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贯标服务机构与试点企业签订服务协议,组织贯标评定机构开展贯标评定。对贯标服务机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师资力量弱、走形式、走过场、未能开展本质贯标的服务机构取消贯标服务资格。